对高排位种子选手而言,大满贯比赛的第一轮总是不好打,郑钦文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北京时间7月1日的温网女单首轮,尽管周杰伦夫妇特意赶来助阵,作为赛会5号种子的小郑却以1比2不敌西尼亚科娃,遭遇“一轮游”。这已经是郑钦文连续第三年在温网首轮输球,这朵在红土和硬地场上都有所建树的中国金花,是时候好好想想如何破除“草地瓶颈”了。
温网前的伦敦女网杯上,郑钦文一路打进四强,展现出不俗的竞技状态,她也坦言“我其实很喜欢在草地球场比赛,感觉打法也挺适合的。”一样在伦敦,一样是草场,为何两周后,那个充满自信的小郑,又一次重蹈覆辙?
郑钦文在比赛中发球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与西尼亚科娃一战,郑钦文在底线相持和发球能力上明显占优,加上体能方面的优势,赛前她被外界一致看好。但与前一天遗憾告别女单赛场的袁悦和张帅类似,踏上草地球场的郑钦文,缺乏足够的战术变化。整场比赛,中国金花能否压制住对手,全看自己的一发进球率,一旦这条“生命线”失守,郑钦文面对西尼亚科娃那些看起来球速不快、攻击力也不算强的回球,便会显得无所适从。赛后,5号种子承认:“每次和这个对手比赛总是让我打得不舒服,因为她的球变化太多,很难找到规律,适应对手的节奏。”
草地赛季开始前,郑钦文邀请曾负责纳达尔草地训练的名帅罗伊格加入教练团队,展现出希望在这片特别的场地上有所突破的决心。但几周的突击训练,显然还没能让两人擦出火花,郑钦文在比赛的绝大多数时候,仍会不自觉地使用在红土场上屡试不爽的旋转变化,可在对球速和移动要求更高的草地球场,这样的方式并不十分管用。“输球的结果当然很苦涩,不过我通过比赛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会和团队讨论、分析,争取下一次来到这里时,能打出更好的表现。”郑钦文在赛后如是说道。
郑钦文在比赛中回球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在澳网的硬地球场打入过决赛,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球场拿到奥运会金牌,郑钦文距离成为“全场地型”选手,只差草地球场。连续三年首轮出局后,郑钦文依然坚信自己有在这种场地打出好成绩的能力,只是目前还需要一些时间。“钦文是个很擅长学习的球员,她的发球很好,只要稍作改变,我相信她可以克服在这里作战遇到的挫折。”一年前的温网首轮后,击败郑钦文的新西兰女将孙璐璐曾这样给中国金花打气,12个月后的如今,这段话依然适用,接下来就看郑钦文和教练团队,如何对症下药了。
长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