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73年春天,赫尔辛基造船厂接到了一笔特殊的订单。
不是来自本国政府,也不是周边老客户,而是横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研机构。
他们要一艘能在极地航行的破冰船——要求极高,时间紧迫。
那时候的芬兰,国内人口不过560万,造船业却是响当当的一张王牌。
接下订单后的第三个月,厂里总工程师埃里克·瓦萨莱宁在会议上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在造一艘船,我们是在为国家争一个未来。”
没人笑。
因为他们都知道——芬兰,跌跌撞撞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是一步步死磕出来的硬实力。
谁能想到,这个曾在二战中站错队、赔了苏联5亿多美元的北欧小国,几十年后能靠极地破冰船、造纸机械、高端电子、清洁能源,撑起3000亿美元的GDP。
可如果把目光移向东方,会看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香港。
这地方人口比芬兰多了不少,大概760万。
但走的完全不是芬兰那种“制造+科技”的路。
香港怎么起来的?说起来绕,可也有迹可循。
1842年,清政府和英国签了《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出去,成了殖民地。
那时候的香港,资源少、地盘小、人还不多。
可英国人带来了资本主义那一套,慢慢地,这地方变成了自由港。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已经成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高楼林立,货轮频繁,工厂日夜运转。
那会儿的制造业很强,玩具、纺织、电子产品,样样都有。
但后来,工厂搬去珠三角,香港开始转型。
金融、地产、服务业成了主角。
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保持了一国两制的制度框架,继续走自己的市场化道路。
税少、手续快、资金自由流动,这些优势吸引了不少企业家。
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GDP也一路涨到了3820亿美元。
听起来好像挺风光的。
但深入看,问题也不少。
比如住房。
几百万人挤在狭小的土地上,房价高得离谱。
医疗资源也紧张,看病得排长队。
教育压力更别提了,从幼儿园开始就得拼。
那段时间,香港的经济总量虽然超过芬兰,可人均福利却差了不少。
再看芬兰,教育免费,医疗全包,生孩子还有津贴。
不是政府有钱,是政府知道该把钱花在哪。
芬兰的教育部长凯尔托·努尔米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在扶持未来社会的栋梁。”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芬兰的基础教育,几十年没统考,老师也不搞排名,但学生素质居然稳居世界前列。
而香港的中学生,要在DSE考试里拼个你死我活。
就为了一个大学名额。
考试制度、补课文化、升学焦虑,成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当然,不能说哪种模式绝对好。
毕竟历史背景、发展路径不同。
芬兰是被战争逼出来的转型——赔款压力大,资源少,只能靠技术突围。
香港则是从殖民体系中拐了个弯,借助全球化潮流崛起——早早接触世界市场,成了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但渐渐地,时代变了。
全球化退潮,人口红利下滑,技术竞争加剧。
两种模式都面临新的挑战。
芬兰靠高技术维持福利体系,可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吃紧。
香港靠金融和地产撑经济,可青壮年找不到出路,社会焦虑明显上升。
2010年后,芬兰政府开始推动绿色能源和数字产业。
比如他们的“智慧城市”战略,试图让人工智能和城市管理结合。
同时还大力扶持本土初创企业,像Supercell、Rovio这样的游戏公司,就是那会儿冒出来的。
香港这边,也在想办法。
推动创科发展、搞大湾区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可进展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有个细节挺打动人。2018年,芬兰教育代表团访问香港时,一位香港校长问:“你们的老师也加班备课到深夜吗?”
芬兰代表愣了一下,说:“我们鼓励老师按时下班,因为他们不是工人,是引导者。”
气氛安静了几秒。
这话没人反驳。
但也没人回答。
同样是七八百万人口的地方,最后走出了两种节奏、两种社会。
有人靠技术立国,有人靠资本腾飞。
有人把GDP用来建造福利体系,有人把GDP用来支撑资产价格。
这不是对错问题。
是选择的问题。
2023年,芬兰再次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
这是他们连续第七年拿这个榜首。
香港那年的人均GDP比芬兰高了一些。
但幸福感调查里,排名却落在了后面。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提“亚洲的芬兰”这个叫法了。
参考资料:
《芬兰国家档案馆藏战后经济赔偿文件汇编》,芬兰国家档案馆,1987年
【FI】 Vesa Vares, Finland in World War II: History, Memory, Interpretations, Brill, 2011
郑宏泰、黄秀兰编,《香港经济史:从战后到回归》,三联书店(香港),2015年
高敬文,《香港制造:一个时代的记忆》,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13年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3,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经济年报2023》,2023年
长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