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共进,因地制宜建设新质生产力。9月26日,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
长三角信用论坛作为全国首个区域信用合作示范区框架下的核心交流平台,始终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打响“信用长三角”品牌、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使命。本届论坛紧扣“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共进,因地制宜建设新质生产力”主题,设有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成果展示、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成果发布、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颁证仪式等多项议程,通过汇聚政府、市场、社会、科研等多方力量,搭建开放包容的信用合作平台,深入探讨跨区域信用服务协同路径与新质生产力建设中的信用支撑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信用基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长三角信用成果展现场。
本届论坛聚焦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与新质生产力建设需求,集中发布一批具有行业突破性的成果,填补多项领域空白,为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首部《中国全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报告》在论坛上发布。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为各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模型标准体系提供了“指南针”,破解了行业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难题。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正在经历从“行业自发探索”到“国家统一推进”的加速升级阶段,基本确立“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行业信用评价为重点”的全国统一架构,报告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行业信用评价模型标准框架,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此标准框架基础上,结合行业自身制定本行业的信用评价标准。
首部《中国全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报告》发布。
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在论坛上同时发布。该报告凝结长三角信用领域专家与实务工作者智慧,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的成果,并对未来协同发展进行了规划,为全国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的发布,是对信用合作潜力的理论与实践挖掘,也是对区域协同未来的一次展望。我们希望它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参考、主管部门施策的指南、企业创新的起点、大众参与的窗口。信用如桥梁,连接区域、激发活力,愿这份报告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注脚,也期待信用服务发展能够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坚实的信用动能。
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发布。
国内首个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成立。“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是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发起设立的信用服务行业内部交流、服务与沟通平台。作为信用领域专业力量的核心聚合载体,俱乐部成员均为持有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颁发的信用人才资质证书的专业人才,并由信用执行官高级专业人才联合发起倡议、自愿组建而成。俱乐部以“服务信用人才成长、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推动信用领域协同合作、资源高效共享、人才梯队培育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信用服务行业的持续创新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和专业赋能。
国内首个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成立。
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3.0发布。今年以来,实验室在各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 2.0 版本为基础推进功能迭代:一方面持续汇集多维数据源、升级系统服务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完善合作生态,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现场,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 3.0 版本隆重发布,标志着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 3.0 版本正式启用,为长三角区域信用建设与数据应用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3.0发布。
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在第56个“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由长三角信用(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多家头部机构与高校制定的系列标准,涵盖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规范、新质生产力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发布。
2024 年度长三角最佳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发布。值此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20个标杆案例从长三角信用实践中脱颖而出,为区域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长三角经验”。
2024 年度长三角最佳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发布.
圆桌对话-推进信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
“信用分析师”资质证书颁证仪式。
长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